#大腦陷阱 最近「疫苗」的事沸沸揚揚,於是很想和大家分享一則近日在「反智」書裡看到的疫苗「詐騙事件」,背後帶出的「大腦思考謬誤」,對平時的邏輯判斷來說,真的非常衝擊!這個真實故事和一位醫師的詐騙術有關(沒錯,各行各業什麼人都有,即便醫師也有行騙江湖之士),這是一位英國腸胃科醫生韋克菲德爾(Andrew Wakefield),他利用一個大腦思考的陷阱,也就是「可得性捷思」:我們會傾向相信比較容易理解的事,越顯而易見、不用大腦思考的現象或資訊,越覺得重要,越受我們的欽賴。
.
而真的是這樣嗎?
.
在1998年,韋克醫師在重磅的醫學期刊「刺胳針」Lancet 發表研究結果:他發現許多二到三歲的自閉症孩子,都是在接種麻疹疫苗之後開始陸續發病的,於是在論文中下了這樣的結論「麻疹疫苗會引發孩童自閉症」。瞬間韋克醫師變成醫界寵兒,在媒體和反疫苗的有心人操作下,他更成了病人的鬥士,但這場騙局隨即引發後續不可收拾的慘劇,因為低落的疫苗接種率,導致大量的孩童因為感染而致命、腦部損傷、留下永久性神經和外觀傷害的後遺症。
.
後來韋克醫師被揭露,他背地裡收受高額費用來對抗疫苗製造廠商,自己則計畫要銷售和自閉症相關的檢驗商品,「刺胳針」期刊隨後發現研究造假的證據,收回論文,韋克醫師徹底變成醫界賤民,重點是造成了許多孩童一輩子不可抹滅的健康危害。
.
大家看到這裡應該和我一樣狐疑的是,除了韋克醫師的心術不正,更重要的: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容易忘了麻疹疫苗能預防重大疾病?而被強烈的恐懼和擔憂洗腦,如此容易相信輕率的研究結果?
.
不是我們腦殘,這是陷阱啊!
.
回到一開頭破題和大家提到的「#大腦思考偏誤 - 可得性捷思」:我們更容易直覺地看重和相信,容易取得、簡單能理解的資訊。如果我們願意多花點時間思考,孩童自閉症本來就好發於二到三歲期間,而正好這碰巧也是麻疹疫苗接種的時間點,其實二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相關,唯一巧合是都在同樣的時間點發生,就算二件事接續發生,也不必定是因果關係。
.
所以即便每天、每月、每年都有這麼多的醫學研究發表,僅供參考,我總是更相信臨床上和病人實際互動的經驗與過程,生活中媒體、網路充斥著大量資訊,我們是不是也更要時常替自己的大腦踩踩煞車,多一層思考和查證,「#慢慢想」來取代「快快思」,或許就能避免總是被海量的聳動訊息嚇得整日惶惶不安,多一份大腦和心裡的平靜與踏實!
.
.
.
「#反智」這本書是我十月書單中優先閱讀的一本,因為書中提出和解析了許多真實的陰謀論、藏在細節中的魔鬼橋段,很多內容對我來說都十分衝擊和有趣,推薦大家有空也和我一起讀讀。 天下文化
.
.